- 下辈生观 → 下輩生觀
- (此觀於下品中, 亦分上中下三品)下輩下品上生者, 謂或有眾生, 作諸惡業, 雖不謗經, 多造惡法, 無有慚愧。 命欲終時, 遇善知識, 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, 除卻千劫極重惡業; 復教合掌稱南無阿彌阤佛。 稱佛名故, 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。 爾時彼佛, 即遣化佛及化菩薩, 至行者前, 授手迎接。 行者即見化佛光明, 遍照其室, 即便命終, 乘寶蓮華, 生寶池中。 經七七日, 蓮華乃敷, 二大菩薩放大光明, 為說甚深十二部經。 聞已信解, 發無上道心, 經十小劫, 得入初地也。 下輩下品中生者, 謂或有眾生, 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, 不淨說法, 無有慚愧; 以惡業故, 應墮地獄。 命欲終時, 地獄眾火, 一時俱至。 遇善知識, 以大慈悲, 即為讚說阿彌阤佛十力威德, 廣讚彼佛光明神力。 此人聞已,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, 地獄猛火化為清涼之風, 吹諸天華, 華上皆有化佛、 菩薩, 迎接此人。 如一念頃, 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蓮華之內。 經於六劫, 蓮華乃敷, 二大菩薩以梵音聲為說大乘甚深經典, 應時即發無上道心也。 下輩下品下生者, 謂或有眾生, 作不善業, 五逆十惡, 具諸不善, 應墮惡道, 受苦無窮。 臨命終時, 遇善知識, 為說妙法, 教令念佛。 彼人苦逼, 不遑念佛。 善友告言: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, 應稱無量壽佛。 如是至心, 令聲不絕, 具足十念, 於念念中,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, 見金蓮華, 猶如日輪, 住其人前。 如一念頃, 即生極樂世界。 滿十二大劫, 蓮華乃開, 二大菩薩以大悲音聲, 為其廣說諸法實相, 除滅罪法, 即發菩提之心也。 (十二部經者, 一契經、 二重頌、 三諷頌、 四因緣、 五本事、 六本生、 七希有、 八譬喻、 九論議、 十無問自說、 十一方廣、 十二授記也。 梵語南無, 華言皈命。 初地者, 謂十地中初歡喜地也。 十力者, 知是處非處智力、 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、 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、 知諸根勝劣智力、 知種種解智力、 知種種界智力、 知一切至處道智力、 知天眼無礙智力、 知宿命無礙智力、 知永斷習氣智力也。 十惡者, 一殺生、 二偷盜、 三邪媱、 四妄語、 五兩舌、 六惡口、 七綺語、 八貪欲、 九瞋恚、 十邪見也。 十念者, 以十稱佛號為一念, 十念即百稱佛號也。 大劫, 總成住壞空四中劫, 為一大劫也。 )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